发布日期:2025-02-05 03:19 点击次数:183
国产高超音速空空导弹测试
最近,《南华早报》报道说,咱们国家用火星任务的风洞对一种高超音速空空导弹做了最后测试,这导弹竟然扛住了高温气流的冲击!这说明咱们国家的高超音速技术越来越牛了,连空空导弹都在用了。外国媒体还说,中国的六代机飞行速度会比歼-20和F-22这些五代机还要快,这种高超音速空空导弹可能是专门为歼-36这样的六代机设计的,射程非常远。
高超音速空空导弹的研发与测试
可能会有人想,空空导弹不能飞高超音速吗?其实,现在大多数空空导弹的最大速度也只有4到5倍音速,超过5倍音速的型号很少。但这只是它们能达到的最高速度,实际上在末端速度也就只有2.5到3倍音速。对导弹来说,要达到5倍音速以上才算得上是高超音速。那些峰值速度超过5倍音速的空空导弹,因为没有遇到“黑障”问题,气动加热也不是特别严重,严格来说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高超音速空空导弹。
关于高超音速空空导弹的情况,《南华早报》报道说,去年12月的《环境设备工程》杂志发表了一篇来自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的论文。这篇论文讲述了他们用电弧加热风洞来模拟空空导弹在高超音速飞行中的测试,创造了相当于9倍音速飞行条件的环境。这种导弹能飞到大气层边缘,然后以超高速俯冲的方式来击中空中目标。简单来说,这种导弹通过采用这种大气层边缘的高超音速俯冲弹道,大大增加了射程。
在导弹以高超音速穿越大气层时,会面临极高的气动加热温度。比如,当速度达到5倍音速时,导弹前端的温度至少会达到871摄氏度;如果导弹以9倍音速穿越大气层,头部温度能达到1200摄氏度。这次的模拟测试就是为了验证导弹在这种高温状态下是否还能保持良好的气动性能,以及它的冷却系统能否保护电子设备、舵面和发动机等部件正常工作。
高超音速空空导弹的挑战与优势
除了高温问题,研发高超音速空空导弹还有一大难题,就是所谓的“黑障”。当飞行器速度超过5马赫时,高速摩擦产生的高温会使周围空气中的分子电离,形成等离子体。这些等离子体在飞行器表面形成一层鞘套,这层鞘套会屏蔽电磁波,不仅会影响导弹的中继制导信号,还会干扰导引头的工作。更麻烦的是,高超音速空空导弹的目标是空中目标,它们的机动性和速度都比地面或海上目标高得多,这就要求导弹的制导精度必须非常高。
此外,高超音速空空导弹需要具备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比方说像鹰击21这样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如果抗干扰能力不强,哪怕是一瞬间的干扰,也可能会导致导弹丢失目标。
说到高超音速空空导弹的优点,就更容易理解了。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速度快**:高超音速空空导弹的速度远超传统空空导弹,可以快速击中目标。
2. **突防能力强**:由于速度快,敌人很难拦截,增加了突防的成功率。
3. **命中精度高**:高超音速导弹的制导系统非常先进,能够精确打击目标。
4. **抗干扰能力强**:为了应对复杂的战场环境,高超音速导弹需要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
高超音速空空导弹的射程突破
首先,高超音速空空导弹的射程会大大增加。这类导弹采用的是在大气层边缘进行俯冲的弹道,而大气层边缘通常在60到70公里以上,甚至更远。现在的中远程空空导弹也会采用类似的俯冲优化弹道,比如AIM120D和PL15,它们发射后会上升,把动能转化为势能,然后在接近目标时俯冲攻击,通过滑翔来增加射程。但是,这些导弹只能上升到20到25公里的高度。而高超音速空空导弹能上升到六七十公里,射程自然就远多了。
那么,高超音速空空导弹的实际射程能有多远呢?我们可以从最近的一些消息中看出端倪。据《南华早报》报道,有一种空空导弹能在500公里外锁定一个假想目标。这个目标的速度可以达到1.5倍音速,最大机动过载可达15G,并且能持续40秒的机动,这比F22还要难对付。如果这样的话,这种导弹对大型空中目标的最大射程估计能达到1000公里。这意味着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射程标准可能会被重新定义。但是,要击中这么远的目标,不仅需要极强的态势感知能力和精确的制导系统,还要克服很多技术难题。
高超音速导弹的优势
第二点,提高拦截隐形目标的能力。因为高超音速空空导弹是从六七十公里的高空俯冲下来攻击的,所以可以几乎垂直地俯视目标。这对发现像B2、B21这样的飞翼式隐形飞机特别有帮助,因为这些飞机在这个角度下几乎没有做隐形设计。也就是说,它们的进气口、尾喷口和各种开口都设在了背部,所以在这种俯视角度下很容易被发现。
高速突袭导弹的技术突破
三,突袭能力很强。由于它可以从高空俯冲下来,目标很难及时反应。预警机的雷达在头顶上方有个很大的盲区,即使有的预警机能用红外设备发现这种高速导弹,也来不及躲避,因为它实在太快了。如果对付AIM120D和PL15这类传统空空导弹,战斗机还可以做规避动作,大飞机也能发射干扰弹来避开,但对于这种高速度的导弹,这些方法都不管用了。
总结一下,我们测试的这种导弹飞行速度远远超过传统空空导弹,大大提高了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射程,可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技术突破。更重要的是,这说明我们的军工科研已经开始从被动需求驱动转向主动技术创新了。
目前我们军队的PL17超远程空空导弹已经能满足大部分需求了,开发新导弹的需求并不紧迫。但我们还是要继续研发这种高速导弹,因为技术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了。这表明我们的军工科研正在进入一个自我超越的新阶段。